铸魂强师行动│“双维赋能,砺教笃行”
——学校举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备赛交流分享会
为助力教师在新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化解备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3月26日下午,学校在高新校区厚德楼246举办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专家、选手双视角备赛交流分享会”。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教务处、校工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共同举办,各学院教学负责人带队参会。第十七届校级青教赛备赛选手和一线青年教师100余名,齐聚会场,共学双维经验,研讨备赛策略。
选手视角:盛鹰副教授带来实战经验与成长感悟
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获得者盛鹰副教授,以选手视角按青教赛标准和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四个维度进行了20分钟的全方位课堂展示。现场教师凝神观摩,时时记录。展示结束后,盛鹰回答了参会教师的提问,在课程思政融入、师生互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AI助教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经验。盛鹰表示,青教赛课堂最大的收获是“以赛促教”,这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出教学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备赛过程虽然艰苦,但经历过后能提升意志力和各种技能。参会教师纷纷表示,盛鹰副教授的分享非常具有实战性,让他们对备赛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审视角:陈翰林教授指明竞赛方向与关注要点
曾任西南科技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的陈翰林教授,从评审视角进行了经验分享。他指出,教学竞赛要关注“四个统一”,即传统型和时代性相统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相统一,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和教学反思相统一,教学研究、教学竞赛、教学实践和个人成长相统一。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四个参照系”,即关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及思想方法,规范教学材料和教学环节;关注每一项比赛的主体、指导思想和评分标准;关注党和国家(包括教育部门)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关注专家的关注点。同时,他强调了“四大保障系统”的重要性,包括坚实的基础保障系统,高标准的自我驱动系统,高绩效组织系统,高水平专家指导系统。陈翰林最后指出,做好教学、打造“金师”是高校教师终身的追求,也是新时代和国家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同时鼓励教师们系统培训,坚持参赛,持续改革创新。
本次分享交流会通过“选手示范+专家指导”双视角模式,为青年教师搭建了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极具针对性,既掌握了实用的备赛技巧,又获取了前沿的教学理念。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以教学竞赛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图/文 黄慕秋 审核:任俊 孙玉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