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发展中心
 网站首页 | 中心概况 | 教师培训 | 教学咨询 | 教学研究 | 学术沙龙 | 教学诊断 | 政策法规 | 资料下载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研究>>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研究(摘录)
2019-12-07 11:49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遗留问题

1.传统思政课针对性不强。教学采取大班式教学,不能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化,教学内容按照教纲对学生讲述知识且教学内容繁琐,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形式单一,目标性不强。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而且思政课课时相对来说较少,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3.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给学生传播理论知识,大学生在学习中是被动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内容枯燥空洞,理论脱离实际。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越来越便捷。教师准备的案例材料,或许学生早就熟悉,没有新鲜感。从教学内容中许多内容与中学课程有很多重复,这会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枯燥。一些教师脱离学生实际大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忽视了学生的自身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问题

1.信息安全重视度不够。在新媒体环境下,将网络技术与思政课结合起来,不免会收集到学生的许多个人信息,且在教学过程中和平台运行上一旦存在监管薄弱,会导致有害信息传播。

2.网络教学可行性不足。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不可控因素,技术的不成熟也会成为一大问题。

3.教师媒介素养较低。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多媒介素养普遍不高。这既与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处理教学资源的能力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有很大关系。

4.学生自觉性不高。当下网络信息技术正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生思维敏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新的信息传输、交往工具媒介能够熟练应用,而且在没有教师进行监督管理的情况下,会影响学生上课的效率。

二、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因素分析

(一)新媒体使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冲击

    传统课堂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呈现出教师主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教师课堂授课不再是唯一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在此背景下,教师不断改革,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者范围,促进教学的改善和提高。

(二)大数据时代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当代大学生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网络深层次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学生对新媒体及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各种新媒体软件吸引。很多学生也通过各种平台提出希望各个学科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课堂学习或者通过新媒体媒介进行知识的传播,通过将网络技术与思政课进行结合,会让思政课变得丰富有趣。

(三)新时代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新媒体环境对教师的媒介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断强化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真正价值。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一)加强教师媒介素养的培训,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化。

首先,对教育部门来说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有针对性地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新媒体素养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其次,对思政课教师自身来说要在思想上能够与时俱进,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应多尝试使用新媒体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的运用方法,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改革。

(二)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灵活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将与思政课相关的热点资料通过播放视频、分享新闻等方式引入到课堂中。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主动改变传统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制作视频、分享新闻资讯、编制课件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氛围。

(三)实现网络、课堂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讲座,让同学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促进见识的增长。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电影、编曲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想。通过网络、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渠道。

(四)建立完善的网络教育体系。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教育体系。首先,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网络新闻资料,提高自身识别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其次,建立自己的主流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远离有害信息。第三,学校应该加强对网络教育的建设,加强网络教育骨干的引入,促进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营造思政信息教育氛围。

(摘自:罗华希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韦紫悦 重庆工商大学《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124日,原文见附件

   

附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研究_罗华希.pdf已下载
关闭窗口
中心概况 | 校园新闻 | 诊断评估

蜀ICP备05006457  川公网安备 51070402110029号
Copyright 2016 中国·四川·绵阳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